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k8凯发(中国)天生赢家·一触即发|寒冬,似乎已经来了?尸骨累累下,你正面临一场躲不过的追杀?

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40    次浏览

“寒冬,似乎已经来了!”编辑|馒头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据国家气候中心消息,因为“拉尼娜”的到来,2016年的冬天可能要比往年冷,甚至网传“可能会被冻哭”。其实,制造业已经被冻哭。“往年也有难的时候,但从来没有这么难过”,出自某位实业企业家的心里话。2016年初正和岛发文《重磅!一场清算式的危机终于要来了》,目前来看,这场清算式的危机似乎已经来了。 刀口上的现金流 缺钱成了眼下最棘手的问题,没有钱,企业说倒就倒。1、近60家福建鞋企倒闭,老板跑路屡见不鲜近日,晋江喜得龙公司破产、晋江闽超鞋业公司破产重整的消息一一被放出来,人们纷纷感叹,晋江鞋厂这几年是怎么了?20余年,凭借“OEM起家—转做内销—签代言人砸广告建品牌—门店扩张—上市”这个捷径,晋江成了“中国纺织产业基地”、“茄克之都”。然而在这轮行业深度调整之下,晋江显然也走到了转型的十字路口上。 对于晋江企业来说,融资主要手段是银行、民间借贷及上市融资,但目前这三种途径不仅阻力重重且暗礁汹涌。大部分跑路的企业就是因债务到期无力偿还而致资金链断裂。如今环境,大部分银行最多维持贷款余额不变,对鞋服行业不会新增贷款。企业有一定规模尚可争取银行贷款,而更多的小微企业只能转向民间借贷,但利息随银行缩贷而水涨船高,年利息高达30%,在当前鞋服行业低迷和利润大缩水时期,这种融资方式的风险可想而知。2、20多家船厂因资金链断裂走向破产,数十家企业争抢一口饭“谁的资金链先断,谁先死”,这成为造船行业的一句咒语。订单量急剧下滑,人工等成本居高不下,弃船拖延交付现象高发,造船行业整体陷入困境。继2015年20多家大中型造船企业破产或停产之后,今年又陆续出现数家造船企业陷入债务危机。民营企业全军覆没,国有企业苦苦支撑。有业内人士预测,我国造船行业经过市场的调整和兼并重组,最终将仅剩10家企业左右。据了解,为了避免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目前国内造船企业为了获得一点现金流竞相压价接单,这使得主要船型的船价较2007年已经腰斩。3、一年有243家工厂关门或移出“世界工厂”据香港《东方日报》报道,东莞近年因制造业陷入寒冬,不少工厂负责人“转型”投资房地产,厂房十室九空。东莞过去有世界工厂的美誉,到处都是工厂和生产线,为全国经济和就业,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但随着出口低迷、订单减少,加上人工越来越贵,不少工厂纷纷倒闭。当局数据显示,单去年一年就有243家工厂关门或者移出东莞。 4、董事长身亡,东北特钢破产,中国钢铁业遭遇破产与合并联合冲击 对于中国钢铁行业来说,东北特钢的破产是地震般的现状里出现的最新冲击波。中国东北工业核心地带的国有钢铁生产商东北特钢集团在集团董事长杨华被发现疑似自杀身亡之后,出现了首次违约。近日,至今已9次违约的东北特钢终于确定进入破产程序。中国钢铁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对全球都产生了影响。去年,中国钢铁制造商未能削减产量适应不断下滑的国内需求,导致大量中国钢铁涌入全球市场,拉低了钢铁价格,令全球钢铁业陷入危机。为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政府正在推动自上而下的整合。政府正在实施旨在增效减债的钢铁业发展计划,大型钢企的合并及地方钢企的破产重组正冲击着整个钢铁行业。政府希望到2025年前,通过关停工厂、资产重组与合并策略打造占中国钢铁产量60%到70%的10家集团。标准普尔全球普氏分析师李红梅表示:“能合并的就合并。合并不了的会去问银行能不能债转股。如果这也不行,就会选择最后手段——破产。 中国经济急剧脱实向虚? “幸运的是买了房,不幸的是没买更多。”1、实业凋零,买房得道已在广州购置四套物业的灯饰厂负责人唐先生坦言,如今开厂的收入根本不够给员工发薪水,“最好赚钱的还是买房子”。唐先生在东莞的灯饰厂高峰期有逾百名员工,连续数个月都要加班,订单大多是出口的产品。然好景不长,近年订单减少,价格下跌,加上工人成本上涨。唐先生遂于前年关闭工厂,借亲人的名义陆续在广州购置四套物业,“幸运的是买了房,不幸的是没买更多”。2、一个深圳老板的无奈和绝望作为一个有着20多年创业的经验的王老板来说,这个曾经号称中国最开放的城市——深圳,已经让他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在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当下,客户的回款越来越慢,账期越来越长,王老板只能自己大额垫资,倍感压力。日益紧张的资金链,让他自然而然的想到银行贷款。但当他去银行咨询贷款的时候,银行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有房产吗?在当下的深圳,相对于房产而言,公司的经营状况和项目本身根本算不了什么。负担最重的税负,解决最大的就业岗位,却没有应有的地位,“当下如果还要坚持做实业无非是找死”。王老板说,钱已经足够两辈子花了,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理想,去受无谓的罪,等他今年把所有的款项收回,不再扩大生产,慢慢把原来工厂里的员工分流,最后还是打算把工厂关了。他选定了自己未来的两条出路:1、退出实业,把实业交给国家去做,自己也从事投机投资,做轻资产的买卖;2、变卖家产移民。王老板选择第二项的可能非常大,毕竟自己的孩子已经在美国留学。两三年以后,深圳又少了一个踏踏实实做实业的老板,多了一个炒房的炒客;或者中国又少了一个优秀的国民,西方多了一个消费的富翁。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或创历史新高王老板的选择不是孤立事件,无数个曾经满怀热情以实业造福社会的创业者选择抛弃实业。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安永9月28日发布《中国走出去》系列第四份中国海外投资报告显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热情持续高涨,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额约为9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52%。预计2016年全年,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将超过170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国内投资收益增长放慢,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资金显然需要找到更好的出路。 全民创业成全民过冬? 实业艰难,曾经“风口上的猪们”也纷纷重摔。来源:歪道道(ID:neihangaoxiao),内容有删减过去的几年,虽然实体经济下行,但互联网却一直在逆势爆发增长。但自2015年下半年开始,如日中天的O2O项目接二连三倒闭,创投市场开始趋冷,狂热的互联网创业热潮逐渐褪去,电商、VR、在线教育,这些在兴起之后被极度看好的领域依旧也开始重蹈O2O覆辙。而到了16年下半年,情况似乎更加恶劣了。在新一轮的倒闭潮中,不仅仅是B轮前的早期创业公司面临大面积死亡,就连C轮后的成熟型公司,也频频被曝融资失败或者裁员过冬。 图片来源:投资界根据投资界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1至8月,有990家公司拿到A轮融资,而2015年获得A轮融资的企业则有1999家,减少超过50%,能够从天使轮顺利走到D轮的公司只有2%。后面的四个月,已经很难将数据差距缩小。根据IT桔子统计的数据显示,在2016年的1月份到5月份,绝大多数的投资机构的投资次数相较于2015年的同时段,出现明显下跌。 数据来源:IT桔子这些数据无不说明,今年的资本寒冬将会更加彻骨,全民创业已经变成全民过冬。这是必经之路。投资者们不再脑热,创业者们举步维艰,大手大脚花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盈利的公司必然倒闭。 图片来源:100offer说(shuo100offer),资料来源:创业家i黑马2016年下半年,几乎注定会让所有互联网创业公司瑟瑟发抖。咬牙挺过来,可能就会迎来春天;但更多的将会被汹涌的倒闭潮冲入淘汰之海。哪个行业会是死亡高发地?在2016年上半年,O2O、在线教育、在线旅游、生鲜电商、二手车电商等领域均出现创业公司大面积死去的现象。进入下半年,在去年集中获得融资、同质化竞争激烈的网络直播、医疗健康以及体育运动行业,则有可能会成为2016年下半年创业公司死亡高发地。1、热昏头的网络直播原因一方面是行业同质化过于严重,很难形成独特的竞争壁垒,说白了整个行业就是烧钱大战,但资本并不会一直陪创业者烧下去;另一方面,行业监管加速行业洗牌。行业监管的加强,对中小公司以及走上创业路的公司而言,基本就是断了生路。2、断崖式下跌的医疗健康根据IT桔子统计数据:医疗健康行业融资企业数量峰值出现在2014年,达到354家;2015年获得融资的医疗健康企业数量为340家;而2016年前三个季度,整个行业获得融资的企业数量仅有64家。另外,资本的观望也让创业公司问题集中暴露,仅仅在2016年8月份,就有多家医疗健康领域明星公司被传出问题。从数量上看,几乎呈现断崖式下跌的局面。这显示,虽然政策层面不断出现利好,但资本仍然对这一领域保持谨慎态度。可以预见的是,下半年,医疗健康领域资本只看不投的现象会更加严重,如果无法尽快赚钱,可能会有独角兽倒下。3、互联网+体育问题重重2014世界杯之后,体育运动行业迎来集中爆发。但根据IT桔子统计数据:2014年、2015年体育运动行业获得融资的企业均超过100家,而到了2016年前三季度仅有18家企业拿到融资,这也就意味着,80%的创业公司难以为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与体育的结合主要集中在硬件、IP、垂直电商、体育社区、场馆预订、教育培训等几个领域,看似存在巨大机会,但挑战也异常艰巨。 硬件和电商均难以越过耐克、阿迪达斯等传统巨头的垄断; IP成本太高,创业公司根本无力与巨头竞争; 体育社区不仅很难突破虎扑、腾讯、新浪等线上体育巨头的封锁,同时更面临盈利难题; 而场馆预订的问题在于,国内体育社区本身就是供不应求的状态,预订模式无法从供应端解决根本问题; 基于体育的教育培训是个好的方向,但是优秀教练稀缺,小白用户很难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教练,这又会导致用户体验出现问题。 互联网体育的种种问题,正在资本寒冬中日益凸显。而这些问题,正是绝大多数创业公司的软肋。如果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能够生存下来的,可能只有几家实力雄厚的巨头公司。创业公司只能扮演陪玩的角色,并最终难逃沦为炮灰的命运。 资本寒冬后尸骨累累:一场躲不过的追杀 节选自:100offer说(shuo100offer)投资者们的头脑冷静了,创业者们的热血变凉了,被裁的员工们的心随着寒冬被冻成坚冰。裁员,是一场追杀,有人能够一笑而过,从血海中杀出重围,更多人,在这场资本寒冬的追杀里,成为累累尸骨。为什么?在资本寒冬未来临前,是一场所有人都脑袋被冲晕的狂热期,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夏季,资本的狂热让互联网人成为了香饽饽。创业公司们拿到了巨额投资,开出超出市场应有价格的薪水来挖人,让候选人们都纷纷自视过高,没有经验实力一般的技术人也敢一开口就是15K、20K。没有人愿意冷静下来,人傻钱多速来,终于将整个互联网市场都炒到了失控的边缘。如今,我们再回望疯狂的那一年,会发现,躲不开资本寒冬追杀的那群人也是当年那些无法正视自身实力随意要价又乘着风口不断跳槽将薪资炒到极高的那群人,还有看互联网来钱快匆匆报个培训班便转行的投机者们。当寒冬来临,最先倒下的,便是他们。因过去资本的狂热,让他们认为自己可以轻松找到高薪工作,总之会有无数初创企业开出double的薪资对他们伸去橄榄枝,他们便失去了危机感,日复一日,懒散度日,最终,成为了在追杀潮中死去最快的人。大多数在这场资本寒冬的追杀中倒下的员工,都是没有危机感忘却自身努力的被淘汰者。资本寒冬背后的裁员,往往也是一轮新的洗牌,更是一场大浪淘沙。直播产业是在风口上,看似没有受到资本寒冬的影响,但颓势已经慢慢出现,近日来,已有几家做直播的小企业宣告破产关闭,和O2O行业一样,热潮之后便是退温,再入寒冬。人们争先恐后的涌入风口,站在风口上,谁都能飞,飞得越高,跌得也越痛,跌得伤痕累累,甚至头破血流。资本寒冬与其说是对初创企业的一场灾难,倒不如说是一次残酷的挑选。对于头脑清醒、战略清晰、盈利稳定的初创企业而言,这场寒冬更像是机会,冬天对他们而言,并不算冷,因为他们早已备好了过冬的粮食和衣服。对于未准备好的初创企业,一腔热血刚刚洒出,便遇上一股寒流,热血变凉,尸骨暴露在雪地中。他们在寒冬中挣扎,被迫裁员,以求自己不会是路旁的森森白骨,这是一场被裁员工注定躲不开的追杀。 预计2020年企稳反弹 正和岛认为,度过周期需要企业完成生死轮回、下岗人员培训再就业,合理预计将横跨整个十三五期间,2020年企稳反弹。作为一个社会成员,在这场大变局中可以做些什么?从防守角度:一是远离高收益理财。在风险彼此传导、拦路打劫的时刻追逐P2P、信托等底数不清的高收益资产意味着本金的巨大风险。二是远离A股。沪深永远疯。未来仍然会重演2015年的疯狂行情,如果你不能抗拒峰谷间的巨大诱惑,也必将经历峰谷间的巨大撕扯。从底层规则来看,A股是个人人必输的“绞肉机”(原本写的赌场,意识到冤枉了概率均等的赌场)。如果你已经被绞,那就无所谓了,趁机转型做一个价值投资者。三是远离过剩产业。这一轮产能过剩引起的危机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结构性的。意味着,一些产能的总需求已越过了历史峰值,再也不可能恢复。典型如钢铁、煤炭。选择大于努力,在一艘必然会沉的船上,水性再好也无意义。产业龙头除外,熬过冬天熬死对手还是一条好汉!:)从进攻角度:一是拥抱一线。京沪永远涨,拥抱一线是一个简单易行到令人难以置信的保值增值手段。这是大势研判,是一切结论的结论。二是拥抱黑马。如同沙漠里也有绿洲,在萧条之时,必然会有细分行业逆势增长。如果你有幸骑上这样的黑马,过五年等危机过去,将一骑绝尘。那么,哪些行业是危机不敏感甚至逆危机的呢?三是拥抱未来。锻炼身体,交朋友,扯淡。读书,思考,旅行。生孩子、养孩子。像平时一样过好生活,坚定的持有和投资自己,花谢花会开、春去春又来。相信什么?经济危机投射到精神层面,就是信念危机。随着经济危机的发展,冲击性事件的频发,全社会将日益弥漫起焦虑不安的情绪,流言四起,涌现千奇百怪的羊群效应。在一场必然会来的风波中,有没有比美元更坚挺的信念呢?1、相信规律同所有发生过的经济危机一样,这是经济自发调节、浴火重生的必然环节。同所有发生过的危机一样,这次危机不会是人类社会的末日,她挥舞着刀光剑影大肆杀伐后终将转身离去,留下一个更加健康的生态系统。2、相信自己面对危机,适度的悲观是健康和必要的,准确的反应事实才能做出正确的应对。但对大多数朋友而言,由于你们身处有利地形,这场危机尽管汹涌澎湃,但风浪只能抵达地势低浅的区域,将毫不妨碍你的生活、你的追寻和成长。3、相信未来尽管过去的每一天都带有魔幻色彩,荒诞绝伦的故事应接不暇。但透过表象来看,人们改善生活的普遍愿望没有改变,城市化、现代化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对优秀人才、优质商品和优异服务的旺盛需求没有改变。社会的进步、公民的觉醒、生活水平的改善仍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潮。这些不变的基本前提,共同构成了一个更大的趋势,大到令未来五年的小低潮失去意义。综上,这是一场每代人只有3~4次机会遭遇的磅礴大戏,是社会滚滚向前的一只插曲。只要你看清危机,避开显而易见的风险;看破危机,抓住更大的时代趋势,以进步作为信仰,每天诵读十字心诀,必将成就无限光明的未来!文章转自21财闻汇公众号21财闻汇综合自:正和岛(zhenghedao)、歪道道(ID:neihangaoxiao)、100offer说(shuo100offer) 、智谷趋势(ID:zgtrend,来源有道云笔记,作者:光荣328写作班子成员)